笔趣阁
笔趣阁 > 随身带着如意扇 > 第七十章 冬节(求收藏求推荐求评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章 冬节(求收藏求推荐求评价)

  随身带着如意扇

笔趣阁 18xxs ,最快更新随身带着如意扇最新章节!


宋文站在停车场,挥手送走老妈和她带来的阿姆一行人。


这一天的时间里,他感觉比过了一年还累。不说老妈,就说郭春花阿姆拉着他的手在旁边问这问那,差不多把他这几年在外面的生活都捞了出来,他老妈还在旁边凑热闹问着,弄得他脑门都快冒烟。


宋虎两公婆和他大嫂在一旁带着孩子,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但他从知道他们早在心里笑爆了。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是说三个还未成年的女孩,像他妈这种年纪的妇女何止是一台戏,都有好几台了。


安装路灯的工人已经回去,几十盏路灯一天肯定装不完,估计还要装几天。


被阿姆她们拉着说了一天的话,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反正是糊里糊涂的,头都她们问得有点发晕,干脆回屋,把门关了,睡觉。


转眼间,又到冬至。


冬至,闽南人又称之为“冬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很传统节日。旧时官府和民间都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开始有冬节祭祀的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中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就是祭拜天地祖先神明,以祈求风调雨顺、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和百姓的饥饿、死亡。而《后汉书礼仪》又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的记载,到这一天,还要挑选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晋书》也有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至唐宋时,冬至已与岁首并重。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写着:“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到了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就像闽南,在冬至这天,一定要煮红糖糯米汤圆,谓之“冬节圆”。


一大早,宋文就起来,骑着摩托去镇上买了一些牛肉,然后回到宋家堡,和熙熙一起搓圆仔。


闽南的“冬节圆”有两种,一种是甜的,一种咸的。


甜的是用来祭神、祭祖、祭土地、祭灶公。


早上他母亲已经把祭拜的冬节圆搓好,并已经用红糖煮了拜过,剩下的这些糯米团就是要搓来中午吃的。


闽南的冬节圆都是用糯米做的。


以前是用石磨把浸泡软的糯米磨成浆水,然后用布袋装了滤去水分,留下的就是做冬节圆的糯米团。如今直接用机器磨比以前省事多了。还有的根本就不用糯米磨,而是用糯米粉挑水搓。虽然这样方便,但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冬节圆好像没有用糯米磨成浆水做成的冬节圆那么好吃,感觉没那么爽口。


闽南的冬节圆很有意思,就是不管做多少,都要有两粒比其它圆仔大的冬节圆,大家都说这叫“圆公”“圆母”。宋文至今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子做,搞不懂。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uzhusm99.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fuzhusm9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