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春闺记事 > 第148节甩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8节甩袖

  春闺记事

顾延韬和永熹侯胡泽瀚积怨已久。


他们曾经在国子监念书的时候,永熹侯仗着自己是贵胤功勋世家出身,对凭借一剂药就获得了国公爷爵位的顾家甚是瞧不起。


永熹侯yòu年丧父,养在母亲身边。


于是,永熹侯骂顾延韬是摇铃串巷的低贱出身,顾延韬骂永熹侯是养在妇人之塌的无知懦夫,两人就都成了仇。


而后,两人同取功名,同朝为官。


可先皇看着永熹侯的父亲曾经做过御前侍卫,几十年忠心耿耿,又只留下了永熹侯一根独苗,就处处破格提拔他。


永熹侯也争气,渐渐崭露头角。


而顾延韬,因为顾世飞不肯替他走路子,一直在刑部chā科打诨混日子,受永熹侯的气。


这又添了一层重怨。


等先帝登基,顾延韬一个小小刑部五品郎中,封了东阁大学士,与永熹侯并头,而且是天子近臣,新帝事事依仗顾延韬,凡事都有替顾延韬出头。


而后,他还进了内阁。


永熹侯又恨又嫉妒,就越发看顾延韬不顺眼。


前些日子,两人又因为顺天府府尹的差事争斗起来。


最后,顾延韬胜利了,他的人顺利成了顺天府,做了府尹,永熹侯大大跌了面子。


而内阁的魏阁老死在安南国,即将补入内阁的,最大可能就是永熹侯了。


顾延韬跟他,又是一番争斗。


听说永熹侯病了,最感大快人心的,莫过于顾延韬。


只要永熹侯一病不起,新仇旧怨都能报了。


顾延韬就盼着永熹侯好不了。


如今,他果然是好不了的。


高神医的药,吃了不管用;太医院的人。胡家不愿意请;听说如今又从江南请了神医。


京里听说永熹侯也病重,不知谁打赌:此症非顾氏七小姐不能好。


而后传遍了,居然有人以此设了赌局。


京里的纨绔子弟,的确是挖空了心思想玩意儿。


顾延韬就是听了这话,才上门警告顾瑾之:敢出手去就永熹侯,就将她带到大房去养。


如今没有分家,老爷子不管事,虽然不住在一起,可家里众事,都是大房做主。


从三房回去。顾延韬满意的抿chún笑了笑。


他很得意,如今就等着看永熹侯的笑话。


——————


苏州名医张渊,乃是继承叔父先志。到京里考太医院,准备做个太医,为朝廷出力。


因为秦微四的事传遍了天下,也传到了江南,张太医痛心疾首。道:太医院前途昏晦,他痛心疾首,让张氏子弟初山,为天下百姓造福,为皇帝排忧解痛。


张渊这才放弃了苏州安静优越的生活,带着妻儿上京。


他叔父在京里有不少的交情。都是当年最信任他叔父医术的权贵人家。而张渊自己又闻名江南,进太医院,并非难事。


他也一一拜访众权贵人家。


哪里知道。一下子就撞到了永熹侯痢疾这件事上。


张渊有点兴奋。


一到京里就能露一手,博得声名,正是他露面的大好机会。


只是,永熹侯的病,先请了高神医看。


张渊也只能碰运气。等张神医失手,他再出手。到时候名声更显。


如今,高神医已经失手了,张渊却觉得这名声有点难显。


永熹侯这病,很是可怕。他皮肤似蒸笼般的腾腾发热,而所下的便,又似鱼脑般骇然,一日要拉上几十次。


脉象弱而数……


张渊看过这种病,也记得药书上的记载:下痢身热脉数者死。而永熹侯又被那个高神医折腾了半个多月,枯瘦如柴,只怕难以救治了。


张渊是神医,不是神仙。


像这等必死之症,他不愿意出手。


他初到京里,能借助一桩大病显赫身份,自然是好的;可万一失了手,他就失去了立足的先机。


关乎他的生存,他岂能开玩笑?


胡家老夫人镇定自若,给永熹侯用高神医的药。直到喝完了十五日的药,不见半点效果,她便派人去砸了高神医的医馆。


这样的老太婆,很不好惹。


张渊打定了主意要退,就对胡老夫人道:“老夫人,晚生才疏学浅,不敢贸然接手,替侯爷诊断。晚生家叔总说,天人相应,病家的病症,与风水气运皆有关系。晚生初到贵地,不曾亲自勘探风水气运,不敢妄断症下药……”


老夫人脸sè一沉。


侯爷夫人就捂住嘴,呜呜哭起来。


“……大夫救死扶伤,乃天职。”老夫人沉声呵斥张渊,“遇着难症就推却,可是你的家学?你叔父仁心仁术,怎么教出你这等辱没祖宗的东西来?”


说的张渊怒从心地起。


他在江南,人人尊一声神医。


不管到了哪里,都敬如上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uzhusm99.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fuzhusm9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