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春闺记事 > 第206节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6节意

  春闺记事

司礼监是个很有名气的地方,哪怕顾瑾之这种不研究历史的人,也知道司礼监的重要。


朝出现的内阁,主要是帮皇帝处理繁杂的政务。皇帝给予内阁“票拟”的权利。


所谓票拟,就是内阁大臣帮助皇帝浏览各种奏章,然后将意见附在奏章之上,再交给皇帝御览。


这样就减轻了皇帝的负担。


皇帝不需要再看长篇累牍的奏章,只需要看看内阁的票拟即可。


若是同意,皇帝只需要在内阁已经议好的奏章上,签字,称为“批红”。


皇帝不批红,内阁的票拟也不能做效。


批红才是各种政令得以实行的最后一步。


而拥有批红权利的,往往不仅仅是皇帝人。


还有皇帝的私人秘书——司礼监秉笔太监。


有时候奏章太多,皇帝批红也处理不完。一些次要的,都有司礼监太监代为执笔。


这才是为什么满朝上下,包括内阁,都要忌惮司礼监三分的原因。


等到了朝廷衰败的后期,皇帝昏聩,“批红”的权力都全部落在宦官手里,由宦官把持朝政。


他们权倾天下,遗臭万年,像魏忠贤等。


这位向公公,应该就是司礼监的总太监。当然,现在朝政还没有到那种程度,这位向公公在京里的名声并不大。


他主动来找顾瑾之,让顾瑾之不明所以,心里不敢大意。


“奴婢是奉命去坤宁宫瞧太后娘娘。陛下让奴婢给太后娘娘请安,再给二公主殿下请安。不成想,凑巧遇着了顾小姐。奴婢斗胆,扶顾小姐一程……”向公公笑着道。


他和太后宫里的常顺不同。


常顺声音很yīn柔。


而向公公声音低沉浑厚。倘若他不说自己是太监,倒有几分朝廷大员的模样。


“不敢,不敢!”顾瑾之道,“公公先请……”


她自己则落后两步。


向公公见她很有眼sè,为人又恭谦,想了想,最后没怎么为难她,自己就先领头往前坤宁宫去。


顾瑾之心里想:从皇帝的乾清宫到德妃的景和宫,要拐一个大圈子。说向公公是偶然遇到了她。不可能。


他是故意过来找顾瑾之的。


难道他也生病了?


心里想着,已经沉默走了一段路。


跟着向公公的两位小内侍,也落后了数步。


“……奴婢听陛下说,顾小姐在西门大街开了间善药堂?”向公公含笑开口,“这酷夏炎热。应该很忙碌吧?”


说到了西门大街呢。


上次西门大街的梁氏药铺父子上门之后,再也没有动静,顾瑾之还在想他们会有什么后招。


他们敢和顾家叫嚣,自然是有些背景的。


只是太忙了,忙得连喝口茶的功夫都没有,哪里有空去勾心斗角?


梁氏的事,也放到了脑后。


或者下意识觉得。梁氏的背景不会比大伯顾延韬更硬,所以心里没什么怕的。


此刻听向公公如此问,顾瑾之心里咯噔了下。她想起祖父说“你知道梁家有什么背景吗?”


“是。”顾瑾之心里的念头一闪而过,笑着回答向公公的话。“天太热,暑病的人多。倘若要钱,他们也许忍忍。听说我们家善药堂既不要钱,大夫又和气。就个个上门问诊。都是些小病,从早忙到晚。幸好幸好……”


向公公笑着问:“幸好什么?”


“幸好都是小病。世人少些苦难,阿弥陀佛了。”顾瑾之道。


向公公就笑了笑,赞顾瑾之:“顾小姐慈悲心肠。”


笑容很轻。


而后,他问了德妃娘娘的胎。


顾瑾之说:“娘娘的胎很稳,孩子这几日就该落地了……”


向公公笑着点点头,又问了二公主的病。


入了夏,二公主又病了一回。


太后也需要抬举别的太医,所以没找顾瑾之。


而太医院的提点彭乐邑善治二公主的小疾,每每三剂药起效,太后渐渐也有些信任彭乐邑了。


二公主不是顾瑾之服侍的。


顾瑾之就照实道:“我也不知道二公主病了……”


“是奴婢糊涂了,记差了。”向公公笑着道,“这几日都没睡……”


顾瑾之就问他为什么没睡:“……瞧着公公的面sè,不像有失眠症的。”


向公公笑起来:“不是失眠。入了夏,南边多bào雨,黄河多处决堤。奏章堆了几个人高,奴婢不过是替陛下分忧。陛下也几日未合眼,心里仍记挂着二公主的病,要亲自来瞧瞧。奴婢拦着,服侍了陛下睡下,才亲自来的。”


顾瑾之心里了然,口中称陛下勤政爱民,万民之福等。


向公公果然是兼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这是个连内阁都不敢得罪的人。


顾瑾之心里暗暗想着。


京中权贵无数,随便拉出来一家药堂,后面就有这些盘根错节的交情……


今天是yīn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uzhusm99.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fuzhusm9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